俄乌军事冲突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机对俄罗斯进行全面制裁,但让西方没有想到的是,原本他们是打算通过制裁来彻底打垮俄罗斯,但却反而导致西方自身出现了较严重的能源危机和通胀问题,以至于最后西方国家自己都快撑不住了,纷纷主动向俄罗斯喊话希望可以“手下留情”,而俄罗斯的回答也很简单,取消对俄罗斯的全面制裁,放弃在乌克兰问题上拱火,否则俄罗斯随时可以断供油气资源的出口。据国外媒体7月20日消息,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当天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称,如果实施价格上限,俄罗斯将不会向世界市场供应石油。

在7月12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将当天在与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举行会晤时就当前全球经济以及石油价格上限问题进行讨论,美国这次的最终目标是将价格设定在覆盖俄罗斯边际生产成本的水平,在保证俄罗斯继续对外出口石油的同时,保证俄罗斯不会因为石油出口获得太多的经济收入,来支撑其对乌克兰发动军事行动。但这一问题也遭到了俄罗斯方面的强烈反驳,俄罗斯总统普京强调,倘若美西方国家去强行控制国际油价,那么只会导致国际油价出现飙升的情况。而一旦生产成本与出口价格相差无几的话,俄罗斯将暂停全面的石油出口。不过,在耶伦看来,设定石油价格上限是保持国际油价飙升的另外一种方式,是控制通货膨胀和防止经济衰退的一个有效办法。
然而还没有等到美国政府正式开始实行限制石油价格的方案,美国财政部就传来了一个“坏消息”。根据经济专家建立的数据模型显示,在没有价格例外的情况下实施制裁可能会引发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可能会将其从现在的每桶100美元左右推至每桶140美元左右。换言之,美国这项措施只会让俄罗斯通过石油出口获得红利,从而让莫斯科拥有更多的资金来维持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最关键的是,国际油价的大幅度提升对于美西方国家而言绝对是一个灾难,因为他们当前本来就因为能源供应短缺和价格飙升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如果这一情况继续恶化的话,那么整个西方陷入经济衰退将会是一个无可避免的情况,届时社会动荡和撕裂可能会直接导致西方执政党垮台。
因此,在手握能源出口这张关键王牌的情况下,俄罗斯对西方国家发起的反击似乎即将获胜,毕竟西方国家没有太多的还手之力,除非有意外的情况发生。让普京没有想到的是,意外还真的发生了,它就是印度。目前有消息称,耶伦已经同印度财长达成了一致共识,印度将会参与到美西方国家的制裁行列中来,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减少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除此以外,印度也在近期扣押了一艘满载武器装备的俄罗斯商船,理由是这艘商船拖欠了爱沙尼亚的23万美元的燃油费。不管这个理由真实性存在与否,印度这项举措属实有些不理智。在美西方国家和俄罗斯较量最激烈时刻,印度选择给俄罗斯使绊子的行为,似乎也在暗示莫迪政府打算放弃此前保持的“中立态度”,彻底开始选边站队。
对于印度这一扣船行为,俄罗斯外交部第一时间发声表态,要求印度给俄罗斯一个满意的解释和交代。考虑到此前美国驻印度孟买总领事馆向当地港务局致函,要求其拒绝俄罗斯商船停靠印度港口,理由是美国因俄乌冲突对俄罗斯实施了制裁。虽然此事遭到了印度方面的拒绝,但现在印度突然扣押俄罗斯商船,摆明是要在故意讨好美国,想要对俄罗斯落井下石。有分析认为,此举可能是印度“趁火打劫”,希望从俄罗斯手里再捞点好处。并且以此平衡一下多方关系,再次彰显一下印度的中立立场。只是这样去贸然得罪俄罗斯对于印度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毕竟当前印度军队的主要武器装备都是从俄罗斯进口,一旦俄罗斯选择在这个上面卡脖子,印军整体战斗力至少要缩水50%,得不偿失。
而在印度选择对俄罗斯背后捅刀子之后,外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身上,想知道中国的态度和立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也是美国这次积极拉拢的目标之一。在本月初中美高层会晤中,美国财长耶伦曾在视频会晤中希望中方可以减少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并且限制俄罗斯石油出口价格,但中方并未直接回应。很明显,中方也不想卷入到美俄较量之中,而且中国从俄罗斯采购石油属于中俄正常的经贸合作,任何国家都无权指手画脚。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官方数据信息显示,俄罗斯在6月连续第二个月超越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进口总量为729万吨,同比增长近10%,而这一数字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