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法国总统马克龙主动对外表示,他已经邀请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同来华访问,预计访问的具体时间是在4月初。除此之外,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已经正式来华访问。对此,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新一轮中欧高层互动已经正式启动,接下来双方将围绕中欧关系、俄乌冲突等诸多重点问题展开对话。

欧盟达成共识
从理论上来讲,欧盟成员国领导人想要访问中国,那么自然是想要和中国就某些关键问题展开讨论,这样既有利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有利于加强对彼此的了解,避免出现战略误判。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应该主动为对话创造有利的环境,然而欧盟却迫不及待想要给中国来个下马威。根据最新消息,在冯德莱恩访华之前,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已经正式达成共识,强调将会把加征关税等当做反击工具。

根据欧盟方面披露的内容来看,欧盟没有直接指名道姓,也没有提到中国,但是有分析认为,欧盟作出这一决定主要中国与立陶宛的争端有关。如果中方对立陶宛实施制裁,那么欧盟将考虑采取措施进行反制。
立陶宛应认清事实
原本立陶宛是欧洲一个不起眼的效果,但是近些年来,这个国家一直在反华一线冲锋陷阵,并且就此赚足了眼球。此前立政府公然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方的底线,导致中方不得不采取外交降级等各种反制措施进行应对,以此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然而欧盟却借此对华发难。自此之后,欧盟曾多次指责中国,导致中欧关系有所走低。
事实上,中立争端的是非曲折十分清晰明了,这一切完全是立陶宛自己造成的,如今立陶宛有这样子的下场,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当下欧盟应该敦促立陶宛进行自我反省,要求立陶宛继续遵守“一中原则”,而不是借此当做跟中国对话的筹码,不断对中国发难。

欧盟应该明白,不可否认的是,中欧在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存在分歧,这些分歧确实会对中欧关系发展造成阻碍。但是,中欧展开合作将给彼此带来更多利益,因此双方可以选择适当搁置一些分歧,这样可以减少中欧合作的不确定性,也能够推动中欧关系继续向前发展。如果欧盟还是一意孤行,那么必将遭遇比立陶宛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