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社新闻中心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回应道:部队在对待中印边境问题上开始有所转变,他们不再追求武力抗争,而是采取了另外一种“温和”的方式。
“当我们谈到大国时,就不得不说说我们正面临来自大国的挑战。”苏杰生说:“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尤其是在过去的三年里,边境问题十分突出。”
苏杰生称,中国的边境队伍虽然很强悍,但是就目前看来,中国的情况并不乐观。中印边境冲突由来已久,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双方难以达成和解。
尤其是在1962年中印边军在阿克赛钦和藏南区域发生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导致双方关系降至冰点,直到十九年之后,中印关系才得到缓解,恢复了谈判。
2016年6月15日,印度边军在加勒万河谷和我方军队产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
这是中印就边境问题在最近这几年以来最激烈的冲突,冲突造成中方4名战士牺牲,一人重伤,而士兵陈祥榕牺牲的时候才十八岁。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他在部队时留下的战斗口号,班长孙涛笑笑:“你一个01年的,口号喊这么‘大’?”
陈祥榕回答:“班长,和年龄又有什么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
6月15日这天,印度军队公然违背中印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挑衅中国军队。在中国边军的几位军官前去交涉的时候,印军竟直接暴力攻击,造成一场激烈的肢体冲突。
事件造成印度边军3名死亡,不久过后印度军方又称,有17名受伤军人因边境环境恶劣,在低温高海拔地区抢救无效死亡。
这起事件只是中印边境冲突几十年来的一段缩影,时至今日,中印争端仍然是个复杂的问题,甚至可能会加深这样的矛盾。
这样不仅会影响两国之间正常的外交活动,还会对周边地区以及世界和平产生不利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印度的确依靠“万国造”拉起了一支像样的军队,和外交部长说的苏杰生说的一样,印度的情况已经与过去大不相同了,他们得到了政府的全力支持,已经具备了合适的武器和基础设备。
尽管印度的军事实力和他们自封的“世界第三”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单从印度军队的人数和基本武器来看,印度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
但从几十年来不断地大小冲突和摩擦看来,印度的军队其实就是个纸老虎,一旦与我军正面交锋,很快就会撤退逃跑。
在无数次地挨打与撤退之后,印度政府也开始了新的策略,那就是不起正面冲突,而是以其他方式来应对中方的守卫。
除了2020年的激烈冲突外,近些年中印边境冲突其实已经少了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打算放弃对这片地区的侵占。
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更加“缓和”的方式来对付中方的边防,这是一种战略上的转变,苏杰生曾在《今日印度》上发表过相关内容:“现在印度军队在中印冲突边界部队规模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他补充到:“印度绝不会让中国“单方面改变”边境现状。”
而印度的反对派则认为,印度军队“光吃饭不干活”,这两年在边境默默无闻,毫无作为,他们指责军队,引发印度社会质疑。
在社会的呼声中,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只好在最近的一次答辩会上对此事作出了回应。他表示中印之间的军事冲突的确在减少,不过印度政府却一直没有停止推进边境基础设施的建设。
印度是一个经济发展特别失衡的国家,穷的很穷,富的极富,并且南北的基础建设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一旦爆发战争,不论对手是谁,印度都极有可能会被自己的后勤与基建设施拖垮。
苏杰生表示,加勒万河谷冲突正是因为印度对于边境,尤其是北方的部署过于薄弱,才导致17名士兵受伤后抢救无效死亡如果冲突发生的时间再早上几年,印度可能会面临更加严重的损失。
“除非边境局势稳定,否则中印之间的外交关系永远不会正常。”苏杰生说。
也正因为如此,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印度军队一直没有做出太多动作,而是在“开拓道路”,苏杰生自信地提到:“假如中印双方在边境再次爆发冲突,中国的形势可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如果边境协议被违反,那么我们和中国永远都不会有正常关系。”他补充道,武力已经不再是中印双方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这种对于印度来说永远占不到便宜的策略是不行的,而现在印度所要做的事就是“留人”。
说简单一点就是避免人口迁徙以对争议地区达到实际的占领和控制,用人、用居民占领和控制着边境。
而在过去几十年的边境冲突中,许多边境地区的印度居民都害怕得搬走了,这是印度政府和印度军队不想看到的局面,因为这样下去印度会失去对边境的话语权。
而为了留住边境地区的居民,并且给予他们一定的“安全感”印度政府和军队在积极避免与中方的冲突,同时加大边境地区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
他们出具了政策鼓励边民留下,甚至建议他们可以朝着更北、更边缘的地区和地带去生活。这其实是一种“钻空子”行为,因为中印边境没有明确的边界线,只有一个大致的传统习惯线。
如果印度的边民的居住地一直往边境上靠,无疑是在借着“有边无防”不断蚕食我国的领土。
苏杰生作出总结:根据新策略的实际情况看来,在过去的几年时间内,印度政府和军队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的,并非反动派指责的“不作为”,而是悄悄地在边境问题中“占了大便宜”。
根据这两年的新闻也不难看出,印度的确在边境问题上减少了很多武力冲突,慢慢向“温和地强占”开始发展。
这种行为无疑是在拿人民当武器,模糊边境的纷争,从而使中国在未来无法赶走“当地居民”。
但是印度显然低估了中国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不论边境问题再怎么复杂严峻,中方都绝不可能放弃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