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秦刚在升任外交部长之际,通过美媒《国家利益》向美国人民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强调了美国人民应当在对华关系问题上,不被美国政治界的不合理策略挟持,应当做出独立的判断。从后续的新闻来看,秦刚这是在对美国人“晓之以理”。而在离开美国回国之前,他又面向全美各界连发3条推文,这次则是“动之以情”了。

(秦刚曾担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秦刚在公开信中向美国人民、政府传达的信息是非常明显的,美国如果以零和思维指导美中双边关系工作,以及两国关系的后续发展,必将导致不健康的后果。他呼吁三亿多美国人民应当慎之又慎,作出独立判断。
而在即将启程离美回国之际,秦刚再次向全体美国人民连发三条推文。在推文中,他突出了担任驻美大使期间看到了温情的一面。他表示,自己担任大使这段时间,是“中美关系面临严峻挑战的时期”,他同时强调“我要真诚地感谢美国人民在此期间对我和中国大使馆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秦刚表示,自己在过去的500多天的任期里,访问了美国22个州,在政府、国会、智库、企业、车间、码头、农田、学校、球场结交了了很多朋友。他说:“美国人民的勤劳、热情和友善深深地感染了我。”

(秦刚访问美国工厂)
秦刚的这一系列举动,显然是希望对全体美国人,包括拜登政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争取更多的美国人,最终目的是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发展的轨道,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可谓用心良苦。
秦刚指出,中国方面愿意优先发展与美国的关系,中方正在寻求“更好的中美关系”。秦刚还承诺,在新职位上,他将继续推动这两个全球大国之间的良好关系的发展。在近期中美就多个战略问题激烈争论的大背景下,这是罕有的一个正面信号,表达了中方在中美关系上的积极看法。中方显然有意努力探寻处理中美关系的新方向和模式,中方希望对话合作,而不希望与美国实施对抗。秦刚通过这一方式向拜登政府发出真诚的信号,是需要美方细细品味的。中美两国关系能否重回正轨,球已经被踢到了美国一边。
秦刚在中美出现重大分歧的几个地缘热点问题上,对美方再次发出清晰信号,那就是中美应当以合作代替对抗,才能以对双方最有利的方式解决这些分歧。
总体而言,中美在台海等问题上存在巨大的分歧,美国方面大动作不断,例如拜登政府通过了所谓“国防授权法案”,对台军售、加强美台所谓“非官方交流”等举措引发中方强烈反应。美方这种提高中美军事冲突风险的活动,是非常危险的。

(台岛内部署的美制爱国者导弹)
在东海、南海方面,中日关系、中国与南海东盟国家关系,以及中美关系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中方不会对美方做出没有原则的退让,东部战区、南部战区先后在台海举行演习,以及实施常态化的巡航活动,拜登政府方面也不得不承认存在“中美出现误判”的重大风险。假如美国在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以及在干涉盟友国家,例如日本的外交政策的过程中,强求中国的邻国一边倒地站队美国,那么只会给中美、中日,乃至所有涉及的各方陷入可怕的危机之中。
(拜登政府需要细细品味秦刚外长的一系列留言)
在南海问题上,秦刚在公开信中再次指出,域内国家正就“南海行为准则”展开磋商。在这一地区,尽管个别国家仍然对美国抱有奢望,但美国已经没有实力操纵南海局势。
秦刚通过公开信明确阐述上述热点问题,凸显了美国在涉及中国国家利益、主权问题上是不可能得逞的,必然会遭到中方有力的反制。中美关系的发展不应受到这些极其负面的影响,美方应当充分体会中方发出的信息。拜登政府如果一再推动错误政策的出台,迟早会将中美关系引向歧途,造成没有人愿意看到的结果。
从世界经济、人民福祉的角度来看,中美走向合作才可能遏止近期经济领域危机的恶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预测,今年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体可能出现衰退。大环境对各国都已经相当不利,中国和美国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进行对抗显然不会给美国带来任何收益。这正是秦刚代表中国政府向拜登政府发出积极信息的核心原因。在涉及全球经济的核心因素上,例如解决乌克兰冲突的问题,如果美国不阻挠中国在推进和谈方面的努力,那么俄乌冲突有望早日解决,减少一个打击全球经济的重大因素。秦刚特意提到俄乌冲突,正是希望美方能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待俄乌冲突这一地缘危机,注意到在这一问题上中美合作的价值。
秦刚在公开信中还特意指出,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均同意,世界正处在21世纪后第一个十字路口。在G20峰会之后,中美关系也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美国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将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中方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正告美方,假如破坏了中美关系,其严重后果是拜登政府完全承担不起的。